我们接着来聊一聊孙武先生的《孙子兵法》。
上篇文章中,我们从间字诀中叙事的文法与其所依赖的知识体系(河洛体系)聊了一下孙武先生所建构的情报的五种来源,即: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
一,王牌
在理论与观念上,有了全面的情报网络之后,接下来所面临的问题便是,如何来理解,分析与运用所获得的情报。真实的决策过程面临时间,成本乃至情报信息不完全的多重约束,能够通过有限的情报来获取最大的战略主动与战略空间,是王牌间谍的重要特征。
这一段要讲的便是这一件事情,即,在观念上,已经有了不同渠道的情报来源,如何通过这些情报线索来实现最大的战略主动与战略空间。孙武先生是这样说的:
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孙子兵法·间字诀)
这一段话,看似非常简单,实际上非常难理解。看了孙子兵法领域里面,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学者,比如李零,都没有说到点子上面去。
我们指出几个观念上的“险关”给大家看一看。诸如,一,在孙子兵法中,三军指的是哪三军;二,“圣智”,“仁义”,“微妙”在孙子兵法之中指的是什么意思;三,“用间”,“使间”有何区别,“间之实”又指的是什么?
我们从这几个方面来聊一聊这段话中,孙武先生如何天雷勾地火,以文字为雷霆,建构其情报决策理论的。
二,神之一手
三军是古中国军事组织当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大家听的比较多的可能是孟子老师写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实际上,在我们即将要拆解的《太公兵法》中,也有三军的观念。太公兵法虎韬军用篇中,武王问,“王者举兵,三军器用,攻守之具,科品众寡,岂有法乎”。
教员当年在面临对手的军事,情报,战略等多重封锁之下,下手神之一手,“四渡赤水”,突破重重封锁线。在翻过岷山之后,写下来著名的七律·长征篇。
其中亦有三军的观念,所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先秦时期的三军,实际上需要分成两个层次来理解。一个是形而下的,一个是形而上的。在形而下,三军的概念实际上与宗周各路诸侯军事行动中的排兵布阵的方式有关。
在整体结构上,排兵布阵分为几个区块。即前后式的,左右式的。前后式即把军队分为前军,中军,后军。左右式是把军队分为中军,左军,右军。
这便是形而下的三军。在这三军中,前军一般负责开路冲锋,中军负责居中调度策应,后军负责后勤粮草运输保障。三军相互协调配合。
三军之中,统帅大将军一般位于中军的位置居中调度。居中调度一般是通过旗帜与旗塔来完成的,所以大将军的旗帜往往是比较大的,旗塔也是最高的。
现在的话语体系中,依旧可以看见其文化影响。比如说,在某一领域的领军人物,也可以称之为旗手,即调度指挥的人。
排兵布阵当中的这种空间结构的影响是很大的,是我们理解后面“圣智”,“仁义”,“微妙”这些关键术语的形而下的基石。
三,统一
在形而上,三军实际上是指“武曲”,“七杀”,“破军”这三军。其中破军负责打头阵,冲锋陷阵,于万军丛中取敌人首级。
七杀是负责传令的,即把统帅的军令快速,准确的传达到各个作战单位,并且保证军令的贯彻与执行。在斗数之中,有一种格局便是所谓七杀朝斗,这是七杀当用有制。
武曲则是泛指负责后勤调度的将领,也叫压阵之人。在早期,压阵的人往往是战力最高,最稳重的,是队伍之中的压舱石,危机时刻要能够力挽狂澜。在后期则淡化成了仅仅负责粮草运输的了。
在影视剧中,多有表现这种结构。比如说,在《雍正王朝》里面,老十四征战西北,年羹尧负责节制陕西。老十四便是破军,年羹尧是武曲。
孙子兵法当中的“三军”的概念,我倾向于是形而下与形而上的统一。有了这个背景知识,我们再来看一看这句话,所谓:
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
也就是说,在军事行动的组织结构(形而下)与观念结构上(形而上),都要以“间”(情报,信息,人心)作为决策的重心。如何来以“间”作为决策的重心,运用情报,信息,人心的力量呢。
孙武先生实际上讲了三点,即: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从文法上,在这三点钟,应该是漏了一个字,准确的应该是:(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少了一个谋字。
至于这个少字的猜想能否验证,就有赖于地下出土文献的印证了。我们先放在这边。
也就是说,在情报的运用上,有三个关键点,即谋,赏,事。简单来说,谋可以理解为战略战术目标,赏为利益分配(包括物质上与精神上的),事为行动方案(攻守策略)。
也就是说,情报需要围绕这条主线的三个方面来进行部署。
四,作功
实际上,我们在孙子兵法第二篇“谋攻”篇中,重点分析过这个谋字。我们当时是从谋字的古文字字形来切入的。
谋是一个双象字,主象是某字,辅象是言字。某的核心意思为树木的果实,结果。言与某的组合,即言论,话语是围绕果实,结果乃至目标展开的,这样的言论便称之为“谋”。通俗来说,就是以“目标”来定“策略”称之为“谋”。
在谋攻篇中,孙武先生提出了其军事战略理论的核心原则与阳谋,即“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说,胜负并不在战场上决定的,而是在战场外决定的,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因为功夫在诗外。我真正理解到这一点,是通过周易里面的四象图领悟到孙武拓展之后才豁然开朗的。
图片
在孙武拓展这个图中,战场是第一象限,战场外(诗外)则是第二,第三,第四象限,是地缘,主将博弈,社会人心也即地利,人和,天时。真正能够决定战场走势的,是这些看不见的战场支点的博弈,这是孙武谋略的核心,即天时,地利,人和。
这样一来,孙子兵法当中的第二篇谋字与第十三篇间字,就能够首尾呼应,一以贯之起来了。也即我们在读先秦经典之时,一直强调的一点,要有那个“一以贯之”的金线。
五,黄金支点
总结一下,情报网络可以通过五种不同的渠道建立起来,在实际的决策过程中,则可能面临时间紧迫,成本,信息不完全等多方面的约束。
如何在多重约束之下,利用有限的信息,线索,来实现军事行动当中的战略战术主动,拓展战略战术空间,是情报分析,运用的主线。
在这条主线上,情报部署有三个黄金支点,即战略战术目标(谋),利益分配(赏),行动方案策划(事)。明确主线便能提高情报做功(我从盲派命理里面借用过来的概念)的效率,进而在决策过程中面临多重约束的条件下,提高决策的格局层次,进而获得更大的战略战术主动,拓展战略战术空间。
下篇文章,我们再来来一轮间字诀中提到圣智,仁义,微妙等概念,这涉及到诸子百家当中的核心理念,大家做好准备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短期股票配资最简单三个技巧,点牛股配资,蚂蚊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