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晚,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领导人再次通了电话。这是他第二次进入白宫以来,中美最高领导人之间的第三次通话。通话后,特朗普在“真实社交”平台发文称,这次交流“非常富有成效”。他还透露,两国领导人将在10月份于韩国庆州举行的APEC会议期间会面,并计划在2026年初访问中国。
然而,就在电话刚结束后,俄罗斯方面传来一个引人关注的消息。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等媒体的报道,俄罗斯第一副总理曼图罗夫宣布,总统普京未来将向中国供应制造宽体客机所需的关键零部件。
这些“关键零部件”包括新型复合材料机翼以及重型发动机等。曼图罗夫还特别提到,俄罗斯正在加紧研发的PD26发动机,也可能在未来提供给中国。
这无疑对中国是重大利好。相比之下,这个消息却可能让特朗普和美国方面坐立不安。长期以来,美国在科技领域不断对中国实施封锁与制裁,试图限制中国的高科技发展。而如今,中俄在民用航空工业上的合作不断加深,无疑将打破美国的遏制战略。
展开剩余69%俄罗斯虽然不再具备苏联时期的全面实力,但其在航空工业领域依旧技术雄厚。曼图罗夫甚至自豪地表示,俄罗斯目前是世界上唯一能够独立生产所有飞机零部件的国家,这一能力连法国、德国乃至美国都不具备。
这意味着,俄罗斯在军机和民机制造方面都没有“卡脖子”的风险。而中俄在宽体客机项目上的深度合作,将加快项目进展。如果中国的新型宽体客机顺利面世,必然会提升中国在全球民航产业链中的地位和话语权。
至于被提到的PD26发动机,它是在PD35重型发动机基础上改进而来,推力超过26吨,计划用于伊尔-100等大型运输机。一旦中国获得这种发动机,就可能研发出比运20更先进的运输机,大幅提升战略投送能力。
对欧美航空工业而言,这无疑是个沉重打击。长期以来,全球宽体客机市场几乎被法国空客和美国波音垄断。中国虽然推出了C919客机,但仍难以撼动两大巨头的地位。许多国家在采购时,仍倾向于选择空客或波音。
然而,如果中国借助俄罗斯的技术优势,为新型宽体客机装配复合材料机翼和高性能发动机,再配合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完全有机会挑战空客与波音,改变全球民航市场格局。
这正是美国等西方政客最担心看到的局面。中俄的合作,不仅意味着商业上的竞争,更是在高端制造业和产业链核心领域对西方主导地位的挑战。美国越是打压,中俄合作就会越紧密。
而这仅仅是宽体客机项目带来的震动。未来,中俄之间显然不会止步于此。如果西方继续采取敌对态度,那么将会看到越来越多令欧美不安的中俄合作成果接连出现。
发布于:天津市短期股票配资最简单三个技巧,点牛股配资,蚂蚊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